30天专项“体检” 泸州揪出危化品企业138项问题隐患
泸州市应急管理局供图
“公司加氢装置中控室设置的可燃气体泄漏报警系统在3月25日后有很多次报警记录,但是没有报警原因及处置措施等记录,必须进行整改。”近期,一场针对化工行业危化品企业的“诊断”正在进行,在中海沥青(四川)有限公司中控室,执法人员要求。
与此同时,泸州市应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上,正在显示着全市危化品企业每日运行和风险状况。到4月20日,27家危化企业由“红、橙、黄、蓝”分别标注,四色图代表着四级安全风险分级。
3月20日至4月20日,泸州安全生产专项执法检查组,检查危化企业15家,检查发现各类问题隐患138项,立案查处4家,拟处罚款50余万元。这是记者4月21日从泸州市应急管理局获悉的。
泸州市应急管理局供图
硬招
30天专项“体检”,为企业揪出138项问题隐患,立案查处4家、拟罚款50余万元
“氯甲烷装卸车的静电接地夹为什么没按要求接地?如果产生静电引发事故后果不堪设想,请及时调整。”在合盛硅业(泸州)有限公司氯甲烷装卸区,执法人员对发现的隐患现场提出整改要求。
“火车站库区车间2020年3月10日至2020年4月12日的隐患整改台账未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分级。”四川泸天化绿源醇业有限责任公司,执法人员一针见血的指出。
……
泸州市安全生产监察执法支队支队长邓波介绍,当前处于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安全事故多发“叠加”阶段,泸州市现有危化品生产企业27家,有重大危险源79处,重点监管品种33个,潜在安全风险大,其安全一直是泸州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有效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筑牢危化企业安全防线,今年,泸州市按照分级监管原则确定市、县两级重点检查对象,聚焦重点工艺、关键环节、重大设施设备实施精准规范执法,本轮专项检查就是一个开端。3月20日至4月20日,泸州市组织安全生产专项执法检查组,对全市危化企业开展“两重点一重大”专项执法,共检查危化企业15家,检查发现各类问题隐患138项,立案查处4家,拟处罚款50余万元。
此次检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远程巡查与现场监管双向互补的方式,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主要围绕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备案、设备设施检测维护、自动化控制、紧急切断、泄漏报警等方面进行。
实招
依托应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进行“清单式”检查 危化品企业安全风险成为“看得见”的数据
“3号液氯储槽液位超高,请鑫福立即查明原因并及时整改。”“请天华公司及时处理乙炔压力传感器数据超高的报警。”……在检查危化企业前,执法人员通过应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对该企业进行视频抽查。
进入4月,泸州市各地车间里已基本恢复了往日的繁忙,在泸州市应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上,数据、轨迹密集分布,显示着全市危化品企业每日运行和风险状况,“红橙黄蓝”分布图更是让企业的安全风险一目了然。
依托综合平台,让安全风险成为一个个看得见的数据,这是泸州危化品监管的其中一招。据泸州市安全生产监察执法支队二大队大队长张盛彬介绍,作为危化品监管任务较重的市,泸州市主动谋划,靠前服务,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监管效能,全面提升危化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一方面依托平台安全生产监管执法、隐患排查整治功能,随时监测危化企业重大危险源的温度、压力、液位等重要工艺实时数据,若出现异常情况报警,指挥调度企业进行应急处置。另一方面,通过人工巡查辨识危化品重大危险源异常数据,为行政处罚提供线索。通过系统“智慧监管”,执法人员已累计发现和处置各类隐患问题9个。
在四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现场检查时,执法人员先对指挥平台预警的乙炔压力传感器数据超高的原因进行了解,后对照量身定制的《检查事项清单》,深入合成氨车间及主控室、液氨罐区、液氨充装等区域,进行“清单式”执法检查。在检查中,发现该企业特殊作业前进行可燃气体检测时未明确现场可燃气体名称、液氨充装现场操作规程未明确充氨速率等事故隐患。
“1个月内出现2次乙炔压力传感器数据超高预警,你们查找原因是液氨充装现场管道置换充氮引起,但是未见氮气置换操作规程,也未见氮气置换记录,请你们及时整改完善。”执法总结会上,执法人员不仅通报本次检查发现的问题,也特意强调平台预警的防范和处理,并从领导层面、管理层面、执行层面提出了整改要求。
四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先某表示,此次执法检查为企业进行了一次“靶向体检”,企业将在规定时间内将隐患整改到位,并在今后强化过程管控,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
目前,泸州市将指导督促企业彻底整改隐患,对到期完不成整改任务的依法处罚,并制定下发精准整治方案,督促各企业举一反三,持续排查整改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记者 魏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