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成都高新技术产业营收增长14.3%
15日,从市科技局获悉,成都市今年上半年科技创新发展运行情况出炉。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7家,累计达111家;全市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107家;拥有有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113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53家;新增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公司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受理。上半年,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3%。
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4755.48亿元
据市科技局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7家,累计达111家;全市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107家,较去年同期增加726家;拥有有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113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53家;新增颐泰智能、倍施特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苑东生物、秦川物联2家公司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受理,创新主体梯度培育扎实推进。
高新技术产业是衡量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今年上半年,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4755.48亿元,同比增长14.3%,较一季度提升1.1个百分点;实现利税354.68亿元;增加值同比增长10.8%,高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2.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稳中快进。
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37.6%
上半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453.60亿元,同比增长37.6%,技术市场发展带动经济发展的效应明显。其中,输出技术合同4244项,成交金额250.28亿元,同比增长18.5%;吸纳技术合同3259项,成交金额203.32亿元,同比增长71.4%,技术吸收能力快速提升,技术应用支撑创新驱动发展路径快步迈进。
企业作为技术成果的落地应用及产业化推进者,其输出技术、吸纳技术成交额分别占全市的95.7%和84.7%,既是成都市技术交易市场的最大需求方、也是最大供给方。此外,成都市上半年技术转让类合同吸纳成交额是输出的10.1倍,表明一大批市域外的技术成果在成都落地转化。
“成都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如何让技术成果在本地转化,让技术不再‘墙内开花墙外香’?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今年还探索启动“菁蓉汇·校企双进”行动,让企业、产业功能区和高校院所精准对接。上半年,成都市共组织开展“校企双进”系列活动56场,879家成都企业与高校科研团队现场对接,展出高校院所科技成果614项,促进高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160项,协议金额1.45亿元,创新资源加快向产业功能区优化聚集。
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速高出全国9.1个百分点
上半年,全市专利授权2497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976件)占19.9%,较上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同比增长21.7%,增速高出全国9.1个百分点;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9489件,同比增长19.6%,每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4.2件,较上年同期增加3.4件;有效发明专利五年以上维持率64.8%,较上年同期提升4.2个百分点,在副省级城市中与排名首位深圳的差距缩小4.9个百分点。
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的背后,是成都市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上半年,成都市新引进外国人才1023名,同比增长15.6%,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成都人才园)荣获2019亚太人力资源开发与服务博览会最佳展示奖。
同时,上半年,成都市举办菁蓉汇重点活动、创享会、训练营等系列活动近60场,带动社会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近400场,超过8万人次参与,帮助300余家创新企业与近50家金融机构实现融资需求精准对接。
从金融破题,构建科技金融体系,赋能创新创业。上半年,成都市为39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科创贷”7.93亿元,累计为2091家企业提供“科创贷”贷款45.1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