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广元市大力推进“法律进学校”工作纪实

  • 2016年12月07日 11时25分
  • 来源: 广元市府
  • 【字体:
  •   近年来,该市紧扣教育工作实际,把法治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把课堂教学作为法治教育的主渠道,探索依法治教和“法律进学校”工作新举措、新途径,书写了广元法治教育新篇章,获得了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和领导的一致肯定。

      来自市教育系统的一组数据显示:编写《法治教育进课堂》教师教学指导用书及音像教参,全书上下两册,600余项,54万余字,教学光碟38张;探索推广“三养”模式教育治理改革;创建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11所,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48所,县级依法治校示范校69所,建立法治教育基地21处,778所学校建立了学校章程,80%的学校成立了大调解办公室……这些探索、尝试创下了全省多个“第一”和“率先”。

      与之相对应的是,该市受理教育行政案件、申诉案件、信访件、群众上访案件、行政复议案件大幅下降,学生犯罪率为“0”。今年11月7日,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表扬2011—2015年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广元被评为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城市。由省依法治省办与省委宣传部、省委政法委联合举办的“法治中国·走进四川”大型系列活动评选结果揭晓,该市成为全省获得奖项最多的市(州)。

      创新开展“三养”模式法治校园常态化

      在市政府督学王正君的办公桌上,有一个蓝色笔记本格外显眼,因为被翻的次数太多,脱了线而显得有些破旧,而这是王正君最爱的“宝贝”。本子上记录的只跟一个事情有关:广元教育系统的“三养”法治模式。这是广元在依法治教和法律进学校工作中总结提炼出来的“以法养心、以法养境、以法养行”的“三养”模式。

      以法养心——让法治意识在师生心中扎下根

      “童心飞扬,彩墨飘香,好习惯伴我幸福成长”。一踏进利州区南鹰小学校园,立刻让人感受到清新、阳光、健康的良好气氛……教师杨雯介绍说,学校制定了严谨的规章制度,通过法治“三养”模式,结合学校实际和小学生特点,整合养成教育,提出了“五好”教育:说好话、走好路、就好餐、护好绿和做好事。并按低段、中段、高段小学生的特点细化出具体要求,“比如说好话,在低段就要求我微笑,在中段就要求我礼貌,在高段就要求我大方……”校长李毅介绍,学校多年来通过“五好教育”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让学生从小学法懂法守规矩,随时让学生遵守校纪校规,让法律在师生身边,与法同行。

      “以法养心,就是让法治意识在师生心中树起来、扎下根。”市教育局副局长李英介绍说。以法养心重点包括了六项教育活动:做实课堂主渠道、开展专题教育、抓重要节点活动、仪式活动、文艺演讲参观活动、以案说法活动。通过法治教育与学科教学结合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教育第二课堂活动,浸润滋养学生心灵,增长学生法律知识,培养法治意识,养成良好的学法习惯。让法治意识在青少年心中树起来、扎下根。

      以法养境——营造法治文化氛围

      “老师,我们的手抄报做好了!”在剑门关小学,10岁的小女孩江明皓月与小伙伴来到老师跟前,将手抄报交给指导老师,又在老师的指导下,在手抄报上配上五彩图画。

      办法治手抄报是该校积极探索法制教育特色活动的有益尝试。办报过程中,学生与家长一起收集资料,排版设计,绘画编写,共同合作。这种形式,不但让学生主动获取了法律知识,而且还通过学生的这只“小手”,牵动了家庭、社会这双“大手”,形成全社会都自觉学法的良好氛围,真正做到了“一人办报,全家学法”。

      “以法养境,就是营造法治的文化氛围,发挥环境育人作用。”市教育局政策法规与综合改革科科长秦志介绍说。我市对全市各中小学的学校校园法治环境、家庭教育法治环境、社会教育法治环境、学校网络媒体法治环境作出了硬性规定。从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要求出发,建立了以学校为核心、以家庭教育为补充的法治教育环境。

      目前,全市各学校都已将法治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内容,走廊、墙壁、橱窗、板报、教室、食堂……到处都设立了法治专栏,校园内营造出浓浓的法治环境氛围;法治沙龙、法治专栏、法治图书角、校园小喇叭、法治展览,学生们在生活、学习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

      以法养行——把法治思维变成师生的自觉行为

      “叮铃铃……”课间操时间到了!市实验小学的同学们涌出教室,排队下楼。

      在楼梯间,虽然没人上楼,同学们仍然靠右下楼,左边留下一半的上楼空间。

      操场上,数千名学生整齐划一的课间操更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市实验小学将“三养”教育模式细化成“育心正行”六大社会规则:问候规则——讲究礼仪与友爱;右行规则——讲究秩序与安全;首遇规则——讲究责任与行动;静默规则——讲究倾听与思考;共赢规则——讲究竞争与合作;勤俭规则——讲究劳动与节约。

      “及时发现并表扬规则意识强、行为习惯好的学生,给其余的同学树立可亲可学的榜样,‘六大规则’时刻提醒并约束学生,逐步内化为学生自然而然的良好品格。”校长高齐君介绍说。

      为了把法治思维变成师生的自觉行动,市教育系统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用法治思维处理学校事务,规范办学行为,引领师生行动。重点抓了三大工作环节:

      抓好现代学校治理。制定学校章程,章程建设实现学校全覆盖;建立民办学校理事会、董事会;成立公办学校校务委员会、廉勤监督委员会;建立健全教育教学、人事绩效、财务资产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完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抓好师生权益保障。成立学校调解室,覆盖率达80%,畅通申诉渠道;发挥家长委员会、教代会、工会职能作用,师生权益有效保障;依法处理涉校学生伤害事故,“花钱买平安”的不合理状况逐步改变。抓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注重学段特点,义务教育突出规则意识教育,高中阶段突出法律知识、法治原则教育,高等院校突出法治理念、法学基本理论体系教育,学段衔接,持续跟进,落地行为习惯养成。

      目前,该市778所中小学全部配齐法制辅导员、法制副校长、法律顾问,建立以“学校章程”为统领的学校管理“大法”,依法依规治人、治事、治财,全市3万名教师形成了一支重法、知法、懂法、推法的庞大的法治教育队伍。

      “‘以法养心、以法养行、以法养境’的‘三养’模式在全市778所学校的成功推广运用,广大师生法律素养得到大提升,各校校风、教风、学风进一步好转,促进了教学质量大提升,发挥出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杨松林说,市教育系统法治教育“三养”模式已列为省级教育综合改革项目,并被推荐为全国教育综合改革候选案例,成为广元教育一张靓丽名片。

      法制教材填补省内空白

      这是一道高中化学期末考试题:

      2012年春节期间,广西的镉污染备受关注,多部门积极检测并处理,采取了以下两种方法。方法1:絮凝剂,方法2:弱碱性沉淀法

      问题一:这两种方法各有什么利弊?问题二:造成河水污染的原因有哪些?行政执法部门会依据哪些法律对相关责任人处罚?

      这是化学学科与法治教育相结合的一道题目。

      把法治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并在考试中各学科渗透4—6分法律知识。

      这是该市在法治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方面的创新。

      法治教育,教材先行。近年来,部分地方中小学虽然先行先试开设了不同形式的法律课程,但没有统一、专业、科学、权威的教材却是一大缺陷。由于缺乏一套这样的教材,授课教师大多只能凭借自身对法律知识的兴趣和见解选择性地讲授,随意性很强,从根本上制约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法治教育与学科教育脱节,法制教材与学科教材脱离,法制教师与学科教师脱位,学生法治教育落实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中的任务如何真正落实,该市教育者们想得很长远,也必将走得很长远。

      2013年,全市组织了近100名骨干教师,编写出版了《法制教育进课堂》教师教学指导用书和配套的音像教参。在中小学48门学科中确定了与法治相关联的730多个法治教育渗透点,撰写了125个示范教案。全书上下两册,54万余字。该书坚持贴近实际原则,遵循教育规律,适应不同年龄段中小学生身心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避免空洞抽象说教,力求用教材中科学案例,生活中的鲜活现象,引导学生严守法纪,追求文明,健康成长。在各级各类学校的使用过程中,反映良好,形成了“科科皆法治教材,课课皆法治教育课,人人皆法治教师”的格局,避免了法治教育与学科教学“两张皮”现象。“这套教材将法治教育和学科教学紧密结合,用最有效的教学资源,让法治教育真正走进课堂。”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为该书作序推介,该指导用书受到教育部和省相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教育部政策法规司领导高度评价广元“法制教育进课堂”工作,要求其做法和经验在全国中小学中进行推广。

      同时,全市近203所学校,把学生应知应懂的法律知识,以法制漫画、案例分析、法律条文等形式写成校本教材。南鹰小学的《法制教育漫画》、广元外国语学校的《依法治教案例》、剑门关小学的《和谐育人》等成为示范教材。

      法治宣传活动异彩纷呈

      2月23日全市中小学春季学期开学第一天,市东城实验学校六年级二班的教室里,同学们正围着东坝派出所女民警抢“红包”。

      这些“红包”里面装的不是钞票,而是民警为小朋友们准备的防诈骗宣传知识小贴士。“民警阿姨不仅给我们制作了这些小贴士,还讲了法治安全故事,很容易就读懂了、听懂了。今后我一定要做一个知法守法、爱法护法的好学生。我还要把今天学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让他们也和我一样知法守法。”抢到“红包”的学生开心地说。

      “学校每年都利用法治教育宣传日、周、月开展‘法治赶场’、‘小手拉大手’等法治实践活动,定期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漫画比赛、编排法制节目等,营造浓郁的法治宣传氛围。”该校小学部副校长权友慧说。

      近年来,该市教育系统利用“开学第一课”、“清明”、“五四”、“端午”、“国庆”、“宪法日”、“法制宣传日”、“法制宣传教育周”、“法制宣传月”等节日、时段,集中开展学习、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自我感悟和总结,在实践中理解、体验、感受法律的真谛,不断强化法律意识。

      “请审判长、审判员入庭就座,请全体起立。”近日,一起“故意伤害案”在广元外国语学校的模拟法庭里“开庭审理”。

      精心布置的庭审现场,横幅上“模拟法庭”一排蓝色大字透着威严。“审判长”有条不紊、镇定自若地主持庭审,“控辩双方”举证、质证、激烈辩论,“公诉人”陈辞慷慨,言语犀利,法律援引娴熟,“被告人”愧疚中回顾成长历程,悔意心切。现场观看“庭审”的校长陈大向介绍说,模拟法庭将严谨的法律条款、生涩的法制内容趣味化,不仅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法制教育,还能更好地教育青少年“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做了有什么后果”。

      近年来,该市教育系统聘请律师、法官、警察以案说法,请服刑人员现身说法,让学生真实感受到法律的庄严、神圣,增强法律的敬畏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扮演法官、公诉人、原告、被告、证人等角色,身临其境地接受教育,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律宣传主题活动,是广元开展‘法律进学校’的重要内容和举措之一,旨在通过这些潜移默化的方式,有效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和法治意识。”市教育局德育科科长赵崇杰说。

      现代教育治理加速推进

      结合新一轮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该市抓住制度建设、内部治理结构等几个关键问题,制定具体方案,积极推进现代教育治理。

      市教育系统简政放权,精简行政审批项目,优化行政审批程序,缩减审批时限。在原有119项行政审批项目的基础上,经过下放和转变管理方式,只保留了16项行政审批项目;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程序,审批时限缩减60%以上;按照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的要求,行政审批事项均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办理,并按要求使用全省政府网上审批系统。与此同时,全面推行政务信息公开,重点加强权力运行、资金使用、教育收费、教师招考、职称评定等信息的透明度,保证广大群众和师生的知情权、监督权。2016年,通过市政府门户网站、广元教育网等各级媒体公开的各类信息有3000余篇(条)。

      全市778所学校建立了学校“章程”,从议事规则、校务公开、申诉制度、纠纷调解等方面构建操作性强的法治规则。指导22所民办学校建立董事会、监事会,公办学校成立理事会、校务委员会,初步形成现代法人治理结构,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如今在广元,建立科学民主的教育决策机制,制定市、县两级教育行政职权及责任清单,推进“一校一章程”建设,学校配备法律顾问,把青少年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将教育系统各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广元市大力推进“法律进学校”工作纪实

  • 2016年12月07日 11时25分
  • 来源: 广元市府
  •   近年来,该市紧扣教育工作实际,把法治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把课堂教学作为法治教育的主渠道,探索依法治教和“法律进学校”工作新举措、新途径,书写了广元法治教育新篇章,获得了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和领导的一致肯定。

      来自市教育系统的一组数据显示:编写《法治教育进课堂》教师教学指导用书及音像教参,全书上下两册,600余项,54万余字,教学光碟38张;探索推广“三养”模式教育治理改革;创建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11所,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48所,县级依法治校示范校69所,建立法治教育基地21处,778所学校建立了学校章程,80%的学校成立了大调解办公室……这些探索、尝试创下了全省多个“第一”和“率先”。

      与之相对应的是,该市受理教育行政案件、申诉案件、信访件、群众上访案件、行政复议案件大幅下降,学生犯罪率为“0”。今年11月7日,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表扬2011—2015年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广元被评为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城市。由省依法治省办与省委宣传部、省委政法委联合举办的“法治中国·走进四川”大型系列活动评选结果揭晓,该市成为全省获得奖项最多的市(州)。

      创新开展“三养”模式法治校园常态化

      在市政府督学王正君的办公桌上,有一个蓝色笔记本格外显眼,因为被翻的次数太多,脱了线而显得有些破旧,而这是王正君最爱的“宝贝”。本子上记录的只跟一个事情有关:广元教育系统的“三养”法治模式。这是广元在依法治教和法律进学校工作中总结提炼出来的“以法养心、以法养境、以法养行”的“三养”模式。

      以法养心——让法治意识在师生心中扎下根

      “童心飞扬,彩墨飘香,好习惯伴我幸福成长”。一踏进利州区南鹰小学校园,立刻让人感受到清新、阳光、健康的良好气氛……教师杨雯介绍说,学校制定了严谨的规章制度,通过法治“三养”模式,结合学校实际和小学生特点,整合养成教育,提出了“五好”教育:说好话、走好路、就好餐、护好绿和做好事。并按低段、中段、高段小学生的特点细化出具体要求,“比如说好话,在低段就要求我微笑,在中段就要求我礼貌,在高段就要求我大方……”校长李毅介绍,学校多年来通过“五好教育”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让学生从小学法懂法守规矩,随时让学生遵守校纪校规,让法律在师生身边,与法同行。

      “以法养心,就是让法治意识在师生心中树起来、扎下根。”市教育局副局长李英介绍说。以法养心重点包括了六项教育活动:做实课堂主渠道、开展专题教育、抓重要节点活动、仪式活动、文艺演讲参观活动、以案说法活动。通过法治教育与学科教学结合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教育第二课堂活动,浸润滋养学生心灵,增长学生法律知识,培养法治意识,养成良好的学法习惯。让法治意识在青少年心中树起来、扎下根。

      以法养境——营造法治文化氛围

      “老师,我们的手抄报做好了!”在剑门关小学,10岁的小女孩江明皓月与小伙伴来到老师跟前,将手抄报交给指导老师,又在老师的指导下,在手抄报上配上五彩图画。

      办法治手抄报是该校积极探索法制教育特色活动的有益尝试。办报过程中,学生与家长一起收集资料,排版设计,绘画编写,共同合作。这种形式,不但让学生主动获取了法律知识,而且还通过学生的这只“小手”,牵动了家庭、社会这双“大手”,形成全社会都自觉学法的良好氛围,真正做到了“一人办报,全家学法”。

      “以法养境,就是营造法治的文化氛围,发挥环境育人作用。”市教育局政策法规与综合改革科科长秦志介绍说。我市对全市各中小学的学校校园法治环境、家庭教育法治环境、社会教育法治环境、学校网络媒体法治环境作出了硬性规定。从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要求出发,建立了以学校为核心、以家庭教育为补充的法治教育环境。

      目前,全市各学校都已将法治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内容,走廊、墙壁、橱窗、板报、教室、食堂……到处都设立了法治专栏,校园内营造出浓浓的法治环境氛围;法治沙龙、法治专栏、法治图书角、校园小喇叭、法治展览,学生们在生活、学习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

      以法养行——把法治思维变成师生的自觉行为

      “叮铃铃……”课间操时间到了!市实验小学的同学们涌出教室,排队下楼。

      在楼梯间,虽然没人上楼,同学们仍然靠右下楼,左边留下一半的上楼空间。

      操场上,数千名学生整齐划一的课间操更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市实验小学将“三养”教育模式细化成“育心正行”六大社会规则:问候规则——讲究礼仪与友爱;右行规则——讲究秩序与安全;首遇规则——讲究责任与行动;静默规则——讲究倾听与思考;共赢规则——讲究竞争与合作;勤俭规则——讲究劳动与节约。

      “及时发现并表扬规则意识强、行为习惯好的学生,给其余的同学树立可亲可学的榜样,‘六大规则’时刻提醒并约束学生,逐步内化为学生自然而然的良好品格。”校长高齐君介绍说。

      为了把法治思维变成师生的自觉行动,市教育系统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用法治思维处理学校事务,规范办学行为,引领师生行动。重点抓了三大工作环节:

      抓好现代学校治理。制定学校章程,章程建设实现学校全覆盖;建立民办学校理事会、董事会;成立公办学校校务委员会、廉勤监督委员会;建立健全教育教学、人事绩效、财务资产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完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抓好师生权益保障。成立学校调解室,覆盖率达80%,畅通申诉渠道;发挥家长委员会、教代会、工会职能作用,师生权益有效保障;依法处理涉校学生伤害事故,“花钱买平安”的不合理状况逐步改变。抓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注重学段特点,义务教育突出规则意识教育,高中阶段突出法律知识、法治原则教育,高等院校突出法治理念、法学基本理论体系教育,学段衔接,持续跟进,落地行为习惯养成。

      目前,该市778所中小学全部配齐法制辅导员、法制副校长、法律顾问,建立以“学校章程”为统领的学校管理“大法”,依法依规治人、治事、治财,全市3万名教师形成了一支重法、知法、懂法、推法的庞大的法治教育队伍。

      “‘以法养心、以法养行、以法养境’的‘三养’模式在全市778所学校的成功推广运用,广大师生法律素养得到大提升,各校校风、教风、学风进一步好转,促进了教学质量大提升,发挥出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杨松林说,市教育系统法治教育“三养”模式已列为省级教育综合改革项目,并被推荐为全国教育综合改革候选案例,成为广元教育一张靓丽名片。

      法制教材填补省内空白

      这是一道高中化学期末考试题:

      2012年春节期间,广西的镉污染备受关注,多部门积极检测并处理,采取了以下两种方法。方法1:絮凝剂,方法2:弱碱性沉淀法

      问题一:这两种方法各有什么利弊?问题二:造成河水污染的原因有哪些?行政执法部门会依据哪些法律对相关责任人处罚?

      这是化学学科与法治教育相结合的一道题目。

      把法治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并在考试中各学科渗透4—6分法律知识。

      这是该市在法治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方面的创新。

      法治教育,教材先行。近年来,部分地方中小学虽然先行先试开设了不同形式的法律课程,但没有统一、专业、科学、权威的教材却是一大缺陷。由于缺乏一套这样的教材,授课教师大多只能凭借自身对法律知识的兴趣和见解选择性地讲授,随意性很强,从根本上制约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法治教育与学科教育脱节,法制教材与学科教材脱离,法制教师与学科教师脱位,学生法治教育落实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中的任务如何真正落实,该市教育者们想得很长远,也必将走得很长远。

      2013年,全市组织了近100名骨干教师,编写出版了《法制教育进课堂》教师教学指导用书和配套的音像教参。在中小学48门学科中确定了与法治相关联的730多个法治教育渗透点,撰写了125个示范教案。全书上下两册,54万余字。该书坚持贴近实际原则,遵循教育规律,适应不同年龄段中小学生身心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避免空洞抽象说教,力求用教材中科学案例,生活中的鲜活现象,引导学生严守法纪,追求文明,健康成长。在各级各类学校的使用过程中,反映良好,形成了“科科皆法治教材,课课皆法治教育课,人人皆法治教师”的格局,避免了法治教育与学科教学“两张皮”现象。“这套教材将法治教育和学科教学紧密结合,用最有效的教学资源,让法治教育真正走进课堂。”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为该书作序推介,该指导用书受到教育部和省相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教育部政策法规司领导高度评价广元“法制教育进课堂”工作,要求其做法和经验在全国中小学中进行推广。

      同时,全市近203所学校,把学生应知应懂的法律知识,以法制漫画、案例分析、法律条文等形式写成校本教材。南鹰小学的《法制教育漫画》、广元外国语学校的《依法治教案例》、剑门关小学的《和谐育人》等成为示范教材。

      法治宣传活动异彩纷呈

      2月23日全市中小学春季学期开学第一天,市东城实验学校六年级二班的教室里,同学们正围着东坝派出所女民警抢“红包”。

      这些“红包”里面装的不是钞票,而是民警为小朋友们准备的防诈骗宣传知识小贴士。“民警阿姨不仅给我们制作了这些小贴士,还讲了法治安全故事,很容易就读懂了、听懂了。今后我一定要做一个知法守法、爱法护法的好学生。我还要把今天学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让他们也和我一样知法守法。”抢到“红包”的学生开心地说。

      “学校每年都利用法治教育宣传日、周、月开展‘法治赶场’、‘小手拉大手’等法治实践活动,定期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漫画比赛、编排法制节目等,营造浓郁的法治宣传氛围。”该校小学部副校长权友慧说。

      近年来,该市教育系统利用“开学第一课”、“清明”、“五四”、“端午”、“国庆”、“宪法日”、“法制宣传日”、“法制宣传教育周”、“法制宣传月”等节日、时段,集中开展学习、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自我感悟和总结,在实践中理解、体验、感受法律的真谛,不断强化法律意识。

      “请审判长、审判员入庭就座,请全体起立。”近日,一起“故意伤害案”在广元外国语学校的模拟法庭里“开庭审理”。

      精心布置的庭审现场,横幅上“模拟法庭”一排蓝色大字透着威严。“审判长”有条不紊、镇定自若地主持庭审,“控辩双方”举证、质证、激烈辩论,“公诉人”陈辞慷慨,言语犀利,法律援引娴熟,“被告人”愧疚中回顾成长历程,悔意心切。现场观看“庭审”的校长陈大向介绍说,模拟法庭将严谨的法律条款、生涩的法制内容趣味化,不仅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法制教育,还能更好地教育青少年“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做了有什么后果”。

      近年来,该市教育系统聘请律师、法官、警察以案说法,请服刑人员现身说法,让学生真实感受到法律的庄严、神圣,增强法律的敬畏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扮演法官、公诉人、原告、被告、证人等角色,身临其境地接受教育,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律宣传主题活动,是广元开展‘法律进学校’的重要内容和举措之一,旨在通过这些潜移默化的方式,有效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和法治意识。”市教育局德育科科长赵崇杰说。

      现代教育治理加速推进

      结合新一轮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该市抓住制度建设、内部治理结构等几个关键问题,制定具体方案,积极推进现代教育治理。

      市教育系统简政放权,精简行政审批项目,优化行政审批程序,缩减审批时限。在原有119项行政审批项目的基础上,经过下放和转变管理方式,只保留了16项行政审批项目;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程序,审批时限缩减60%以上;按照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的要求,行政审批事项均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办理,并按要求使用全省政府网上审批系统。与此同时,全面推行政务信息公开,重点加强权力运行、资金使用、教育收费、教师招考、职称评定等信息的透明度,保证广大群众和师生的知情权、监督权。2016年,通过市政府门户网站、广元教育网等各级媒体公开的各类信息有3000余篇(条)。

      全市778所学校建立了学校“章程”,从议事规则、校务公开、申诉制度、纠纷调解等方面构建操作性强的法治规则。指导22所民办学校建立董事会、监事会,公办学校成立理事会、校务委员会,初步形成现代法人治理结构,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如今在广元,建立科学民主的教育决策机制,制定市、县两级教育行政职权及责任清单,推进“一校一章程”建设,学校配备法律顾问,把青少年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将教育系统各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