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经营体制改革激发农业“一池活水”
农业园区化发展让传统农业极具现代化
园区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载体,机械化便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针对山区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城务工、种地人员老龄化日益突出问题,如何有效破解“谁来种地、怎样种地”难题?
近日,在利州区大石现代农业园区里,利州区大石镇前进村五组村民张学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家2亩土地全部流转出去了,现在帮业主种菜收菜,每月收入2000元。老伴也在园区务工,一年下来,租金+薪金+股金,收入近4万元。远比自己种地划算得多,而且没有风险。”
土地有保障,不嫌荒。工资有保障,不拖欠。现代化农业园区的发展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留在了家乡创业。
近年来,我市创新“壮大户、户建场、场入社、社接企、企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机制,细化标准规范、出台扶持政策,引导要素资源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聚集、配置。积极扶持兼业农民成为专业农民、一般农户成为种养大户、城镇居民下乡务农成为专业大户,大力支持家庭承包经营者、专业大户及业主扩大规模创建家庭农场,鼓励家庭农场组建或加入农民合作社并与农业企业建立更加紧密利益联结关系。
截至目前,全市工商注册登记家庭农场1052家、农民合作社2665家、农业社会化服务超市166家、龙头企业133家。
构建新型经营体系让农业与时俱进
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既是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保障。
金明是广元市康泰农林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经营,在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生产上进行统一品种、统一农资、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销售这“五个统一管理”。
“合作社在蔬菜种植信息、技术、市场销售等方面的服务及时到位,就算遇到自然灾害,也有保险赔付,村民不会亏。”龙潭乡建设村9组菜农王军说道。
通过合作社的运作,产、供、销一条龙的蔬菜产业化发展之路逐渐形成。在巩固完善龙头企业带农户、“专合组织+大户”等过去积极有效经营机制基础上,我市又探索出了“家庭农场为主”+“农民合作社”“产业发展领军”“社会化服务超市”的“1+3”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同时,为适应山区特征,我市探索出家庭承包、家庭农场经营,家庭承包、集体经营,家庭承包、合作经营,家庭承包、企业经营等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新的多种实现形式,推动提高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使统分结合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更加充满持久的制度活力。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