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德阳市实施万名村(社区)后备人才选育计划

  • 2015年10月28日 16时31分
  • 来源: 德阳市府
  • 【字体:
  •   为解决好村(社区)干部青黄不接、难选难留等问题,给2016年村(社区)换届储备一定数量后备人才,德阳市出台《村(社区)后备人才管理办法》,构建选育管用、衔接配套的选拔培养体系,实施万名村(社区)后备人才选育计划,实现每个村(社区)动态保持2-3名后备人才,切实加强村级党组织和带头人队伍建设,不断夯实实现“五个走在前列”的基层基础。

      “三个一批”拓宽视野选,明确责任分级负责,为后备人才“蓄池子”。办法明确县、乡、村责任,分级采用“三个一批”选拔方式,不断拓宽选人渠道,着力把想干事、能干事的基层优秀人才选拔出来,确保村(社区)始终保持2-3名后备人才。组织推荐一批,每年10-12月,由村(社区)党组织集中推荐平时掌握了解的后备人才人选,经重点考察、民主测评、乡镇党委研究后纳入后备人才库。公开遴选一批,每年10月,由乡镇党委负责,经发布公告、组织报名、集中审查、民主测评、征求意见、党委研究后作为后备人才。递进培养一批,结合各地开展优秀年轻干部人才递进培养工作,由各县(市、区)组织部负责,面向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及着眼换届的优秀后备人才、大学生村干部,遴选培养一批村(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

      “两项制度”训练结合育,以学增智以练提能,为后备人才“打底子”。紧扣提升履职能力,办法提出要建立后备人才教育培训制度、岗位实践锻炼制度,让后备人才担重任、受锻炼、强素质。定期举办县(市、区)示范培训、乡镇(街道)统一培训、多部门联合专题培训,加强党的政策理论、基层工作业务知识、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矛盾处理等知识的培训学习,增强后备人才建设新农村的本领。突出工作锻炼,安排后备人才参与防洪抢险、秸秆禁烧等急难险重任务,提升解决复杂问题能力。注重岗位历练,安排后备人才担任村(社区)书记、主任助理等职务,参与村(社区)重大事务决策,列席村(社区)会议,熟悉各方面工作。实施帮带培养,采取“一对一”“2+1”方式,安排村(社区)负责人、驻村干部进行为期1年的辅导培养,帮助熟悉工作、掌握方法。

      “三项举措”从严从实管,锤炼作风激发活力,为后备人才“搭梯子”。办法明确要坚持严管激发动力活力,实行“台账式”管理,“一人一档”完善后备人才个人管理档案,详细记载基本情况、工作成绩、评议考核等情况,做到用人有据。实施动态管理,强化日常交心谈心,全面掌握后备人才情况,明确实绩不突出、作风不好、群众意见比较大等5种情形不适应作为后备人才,及时调整出后备人才队伍。强化考核评议,村(社区)党组织召开有联村干部、全体党员、群众代表参加的考核评议会议,经个人陈述、民主测评,综合各方面情况作出优秀、称职、差等评价等次,作为使用的重要依据,激发后备人才内生动力。

      “三大平台”按需分类用,用其所长发挥作用,为后备人才“铺路子”。办法明确要坚持工作需要、人岗相适原则,搭建“三大平台”用好后备人才,充分发挥作用。作为班子缺额的补充人选,对综合素质好、群众认可度高的后备人才,在村(社区)班子出缺的情况下,通过届中调整补充为村(社区)书记、主任或其他干部。作为换届选举的候选对象,对部分表现突出、工作优秀的后备人才,在村(社区)换届选举时,按照法定程序选举成为村(社区)干部。作为公益岗位的后备力量,对考核优秀的后备人才,推荐为村(社区)网格信息管理员、矛盾纠纷调处员、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员以及议事听证会代表,努力为提升村(社区)治理水平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德阳市实施万名村(社区)后备人才选育计划

  • 2015年10月28日 16时31分
  • 来源: 德阳市府
  •   为解决好村(社区)干部青黄不接、难选难留等问题,给2016年村(社区)换届储备一定数量后备人才,德阳市出台《村(社区)后备人才管理办法》,构建选育管用、衔接配套的选拔培养体系,实施万名村(社区)后备人才选育计划,实现每个村(社区)动态保持2-3名后备人才,切实加强村级党组织和带头人队伍建设,不断夯实实现“五个走在前列”的基层基础。

      “三个一批”拓宽视野选,明确责任分级负责,为后备人才“蓄池子”。办法明确县、乡、村责任,分级采用“三个一批”选拔方式,不断拓宽选人渠道,着力把想干事、能干事的基层优秀人才选拔出来,确保村(社区)始终保持2-3名后备人才。组织推荐一批,每年10-12月,由村(社区)党组织集中推荐平时掌握了解的后备人才人选,经重点考察、民主测评、乡镇党委研究后纳入后备人才库。公开遴选一批,每年10月,由乡镇党委负责,经发布公告、组织报名、集中审查、民主测评、征求意见、党委研究后作为后备人才。递进培养一批,结合各地开展优秀年轻干部人才递进培养工作,由各县(市、区)组织部负责,面向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及着眼换届的优秀后备人才、大学生村干部,遴选培养一批村(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

      “两项制度”训练结合育,以学增智以练提能,为后备人才“打底子”。紧扣提升履职能力,办法提出要建立后备人才教育培训制度、岗位实践锻炼制度,让后备人才担重任、受锻炼、强素质。定期举办县(市、区)示范培训、乡镇(街道)统一培训、多部门联合专题培训,加强党的政策理论、基层工作业务知识、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矛盾处理等知识的培训学习,增强后备人才建设新农村的本领。突出工作锻炼,安排后备人才参与防洪抢险、秸秆禁烧等急难险重任务,提升解决复杂问题能力。注重岗位历练,安排后备人才担任村(社区)书记、主任助理等职务,参与村(社区)重大事务决策,列席村(社区)会议,熟悉各方面工作。实施帮带培养,采取“一对一”“2+1”方式,安排村(社区)负责人、驻村干部进行为期1年的辅导培养,帮助熟悉工作、掌握方法。

      “三项举措”从严从实管,锤炼作风激发活力,为后备人才“搭梯子”。办法明确要坚持严管激发动力活力,实行“台账式”管理,“一人一档”完善后备人才个人管理档案,详细记载基本情况、工作成绩、评议考核等情况,做到用人有据。实施动态管理,强化日常交心谈心,全面掌握后备人才情况,明确实绩不突出、作风不好、群众意见比较大等5种情形不适应作为后备人才,及时调整出后备人才队伍。强化考核评议,村(社区)党组织召开有联村干部、全体党员、群众代表参加的考核评议会议,经个人陈述、民主测评,综合各方面情况作出优秀、称职、差等评价等次,作为使用的重要依据,激发后备人才内生动力。

      “三大平台”按需分类用,用其所长发挥作用,为后备人才“铺路子”。办法明确要坚持工作需要、人岗相适原则,搭建“三大平台”用好后备人才,充分发挥作用。作为班子缺额的补充人选,对综合素质好、群众认可度高的后备人才,在村(社区)班子出缺的情况下,通过届中调整补充为村(社区)书记、主任或其他干部。作为换届选举的候选对象,对部分表现突出、工作优秀的后备人才,在村(社区)换届选举时,按照法定程序选举成为村(社区)干部。作为公益岗位的后备力量,对考核优秀的后备人才,推荐为村(社区)网格信息管理员、矛盾纠纷调处员、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员以及议事听证会代表,努力为提升村(社区)治理水平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