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统筹城乡 成都全方位改革探索

  • 2014年03月11日 00时00分
  • 来源: 成都市府
  • 【字体:
  •   统筹城乡的实质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均衡城乡公共资源,让城市和农村有同样的待遇。作为拥有1400万人口的大都市,成都具有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特色。正是基于这一市情特征,成都才决定把统筹城乡改革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均衡协调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正是因为成都的工农城乡结构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典型意义和标本价值,国务院才把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定在成都。经过多年统筹城乡改革的探索创新,成都在统筹城乡规划、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创新等方面,进度已经在全国领先。

      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落实农民的财产权利,让农民的资源能转化为资本;构建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建立健全现代社会治理的制度体系,让农民自己能够当家做主;完善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让农民能够享受和城里市民一样的配套待遇……在统筹城乡改革的路上,成都市紧紧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等方面寻求突破。 

      今日聚焦>>> 

      产权制度改革 

      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才能将‘本本’变‘本钱’,实现农村资源资产化、资本化。”据市统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将继续开展农村养殖水面经营权、生产用房所有权、农业生产设施所有权、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权、林业设施所有权、规模流转土地经营权等农村产权登记颁证工作;同时要推进集体经济股份化,使农村集体资产的产权彻底明晰,切实保障农民分享集体资产的权益。“只有抓好确权颁证,要素流动才有基础。”该负责人表示。 

      确权之后,我市将推动市、县、乡、村农村产权管理服务机构建设,完善全市统一的农村产权交易信息发布平台,以及培育产权价格评估、交易担保等中介机构,促进产权进行交易。 

      与此同时,从机制入手,我市还鼓励农民自愿以产权为纽带组建资产管理公司或新型股份合作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建立土地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的激励机制,实现农民财产性、经营性、工资性和服务性收入的增长,并通过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确保各项补贴资金兑现到户,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完善公共服务 

      缩小城乡居民生活差距 

      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是要实现从传统的规模扩张向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转型,让农民进城能“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从简单的身份转变向平等,到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就业创业等待遇的转变。 

      随便走进成都农村的一个新型社区,这里不仅有漂亮的形态,小区内还有物管、保安、保洁员,并设立业主委员会,“楼长”“楼管员”“议事会”这样的现代词汇会突然从村民的嘴里蹦出来。这样一幕幕都仅仅是完善村级公共服务的改革与创新折射出来的一个具体呈现。近年来,我市致力于村级公共服务,积极引导自治组织将资金重点用于农村环境整治、基础设施维护、治安巡逻等事项,加强对新农村综合体、涉农社区集中居住区、老旧院落等重点区域的服务管理,促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在完善社会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医疗、文化、教育……也同步推进建设,今年,我市将通过实施基层文化阵地提升工程和公共文化百千万工程,启动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实施文化惠民;通过实施基层公益性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设备提升工程,完成200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提档升级;并继续实施中小学提标工程,全市今年城乡新增公益性幼儿园60所。 

      创新社会管理 

      农民自己的事自己做主
     

      在社会管理项目实施过程中,成都市要求,无论啥子项目,项目准备时便要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然后由小组议事会梳理讨论、剔除不属于专项资金范围内的项目,上报村议事会议决并公示。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村委会是项目的实施主体,村上的监事会对项目进行全程监督;即使在项目完成之后,还要进行严格的评议程序,在所有的受益群众中进行民主评议,项目若有没达到要求的地方,必须限期整改。 

      “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让‘村民自治’‘农村自主管理’发挥实效。”市委统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无论是项目专项资金的投入、相关项目的实施,使农村改善民生、促进民主有了很好的载体,实现了村(社区)内生机制的产生,使管理全程能够更加公正透明。 

      下一步,还必须提升基层治理的现代化程度,我市还将依托成都村政学院,建立健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调训制度,启动新一轮村(社区)干部和议事会成员培训工作。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统筹城乡 成都全方位改革探索

  • 2014年03月11日 00时00分
  • 来源: 成都市府
  •   统筹城乡的实质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均衡城乡公共资源,让城市和农村有同样的待遇。作为拥有1400万人口的大都市,成都具有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特色。正是基于这一市情特征,成都才决定把统筹城乡改革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均衡协调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正是因为成都的工农城乡结构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典型意义和标本价值,国务院才把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定在成都。经过多年统筹城乡改革的探索创新,成都在统筹城乡规划、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创新等方面,进度已经在全国领先。

      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落实农民的财产权利,让农民的资源能转化为资本;构建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建立健全现代社会治理的制度体系,让农民自己能够当家做主;完善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让农民能够享受和城里市民一样的配套待遇……在统筹城乡改革的路上,成都市紧紧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等方面寻求突破。 

      今日聚焦>>> 

      产权制度改革 

      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才能将‘本本’变‘本钱’,实现农村资源资产化、资本化。”据市统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将继续开展农村养殖水面经营权、生产用房所有权、农业生产设施所有权、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权、林业设施所有权、规模流转土地经营权等农村产权登记颁证工作;同时要推进集体经济股份化,使农村集体资产的产权彻底明晰,切实保障农民分享集体资产的权益。“只有抓好确权颁证,要素流动才有基础。”该负责人表示。 

      确权之后,我市将推动市、县、乡、村农村产权管理服务机构建设,完善全市统一的农村产权交易信息发布平台,以及培育产权价格评估、交易担保等中介机构,促进产权进行交易。 

      与此同时,从机制入手,我市还鼓励农民自愿以产权为纽带组建资产管理公司或新型股份合作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建立土地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的激励机制,实现农民财产性、经营性、工资性和服务性收入的增长,并通过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确保各项补贴资金兑现到户,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完善公共服务 

      缩小城乡居民生活差距 

      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是要实现从传统的规模扩张向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转型,让农民进城能“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从简单的身份转变向平等,到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就业创业等待遇的转变。 

      随便走进成都农村的一个新型社区,这里不仅有漂亮的形态,小区内还有物管、保安、保洁员,并设立业主委员会,“楼长”“楼管员”“议事会”这样的现代词汇会突然从村民的嘴里蹦出来。这样一幕幕都仅仅是完善村级公共服务的改革与创新折射出来的一个具体呈现。近年来,我市致力于村级公共服务,积极引导自治组织将资金重点用于农村环境整治、基础设施维护、治安巡逻等事项,加强对新农村综合体、涉农社区集中居住区、老旧院落等重点区域的服务管理,促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在完善社会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医疗、文化、教育……也同步推进建设,今年,我市将通过实施基层文化阵地提升工程和公共文化百千万工程,启动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实施文化惠民;通过实施基层公益性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设备提升工程,完成200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提档升级;并继续实施中小学提标工程,全市今年城乡新增公益性幼儿园60所。 

      创新社会管理 

      农民自己的事自己做主
     

      在社会管理项目实施过程中,成都市要求,无论啥子项目,项目准备时便要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然后由小组议事会梳理讨论、剔除不属于专项资金范围内的项目,上报村议事会议决并公示。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村委会是项目的实施主体,村上的监事会对项目进行全程监督;即使在项目完成之后,还要进行严格的评议程序,在所有的受益群众中进行民主评议,项目若有没达到要求的地方,必须限期整改。 

      “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让‘村民自治’‘农村自主管理’发挥实效。”市委统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无论是项目专项资金的投入、相关项目的实施,使农村改善民生、促进民主有了很好的载体,实现了村(社区)内生机制的产生,使管理全程能够更加公正透明。 

      下一步,还必须提升基层治理的现代化程度,我市还将依托成都村政学院,建立健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调训制度,启动新一轮村(社区)干部和议事会成员培训工作。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