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从不缺乏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遂宁从不缺乏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从1976年蓬溪县群利公社九龙坡村人冒着坐牢杀头的危险实行“包产到户”, 到新世纪“无中生有”培育出电子产业链,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生产型物流园区,遂宁人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从始至终都渗透在城市发展的每一个阶段。
在一次一次的发展浪潮中,遂宁人又用自己的创新精神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不怕杀头也要“包产到户”
蓬溪县群利镇九龙坡村是一个鸡鸣三界的边远山村,与重庆的合川、四川的南充和武胜相邻。改革开放之前,这里是出了名的“乞丐乡”。
穷则思变,1976年9月,九龙坡村一、五两个生产队秘密将田边地角“包管到户、责任到劳”。此后,这一模式迅速在全公社的各个生产大队推开,从田边地角到三类田地,再到一、二类田地。
“敢为天下先”的群利人开始了大张旗鼓地改革,开始为他们勤劳的双手将一个个美好的梦想变为现实。
1978年,当安徽小岗村18位农民在那个冰冷冬夜签订生死契约,力行“包产到户”的时候,九龙坡村的1100多亩土地已全部承包到户,比四川省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足足早了4年多,比小岗村早了2年。
从无到有的集群电子产业园
2013年4月,四川遂宁台商工业园正式挂牌。
首批入驻项目举行签约仪式上,遂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瑞巨集精密、榕增光电、深圳晶辉等7家企业签约7个项目总投资18亿元,涉及电子信息、新材料以及基础设施等多个类别。
为加快遂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形成完善的电子产业配套,推动一流国家级开发区建设,经四川省政府同意,遂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力兴建台商工业园。台商工业园选址西宁新城,规划面积7.6平方公里,建设以电子信息为主导,集精密制造、新材料、生物制药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这些,只是遂宁招大引强跨越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遂宁围绕“工业强市”战略,强力推进园区专业化建设,大力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引进新兴产业,加快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初步形成油气盐化工、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电子制造、汽车及零部件配套、门业制造等特色鲜明、集聚度较高、区域拉动力较强的工业产业集群,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
荒郊之上的一座新城
5年前,遂宁城南金家沟还是一个杂草丛生的荒野之地。
5年后,遂宁市委、市政府用科学规划和锐意创新,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规划、建设出了一座现代产业新城——中国西部物流港。
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首期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拓展区40平方公里,以立足遂宁、服务成渝、面向西部、贯通沿海、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生产型物流园区为战略定位,以商贸物流城、电子商务城、精品示范城“三城建设”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商贸流通、电子商务以及加工制造业等主导产业。
5年里,物流港从“零基础”起步,成功引进项目59个,签约总投资额365亿元,完成投资158亿元,建成面积12平方公里,竣工营运项目31个。形成了以现代物流业为主,商贸流通业、电子商务业、加工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为辅的五大主导产业,已具备现代物流产业链雏形。
快速发展的物流港,如今已成功摘得“中国物流示范基地”“国家现代服务业物流产业化基地”“四川省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四川省生产性服务业功能示范区”“四川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等一张张含金量极高的名片,成为遂宁承接东部及沿海产业转移的一大亮点。
采访后记
原来的荒草地上,一排排厂房悄然林立;以前的河滩郊野,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现代交通四通八达……建市二十余年,我们亲眼见证着一个农业城市逐步发展成为一座雏形显现的工业强市。
遂宁,经历了太多令人惊艳的“蝶变”。
一座城市要想不断发展,必须开拓创新,主动接受新文化、新理念、新思维和新精神的碰撞、冲击和洗礼,以先进的理念和思维定位城市的发展方向,创造更多属于这座城市独特的内涵和品质。
遂宁的崛起,正是源于遂宁人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兼收并蓄的态度,在吸纳众多城市成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遂宁实际,走出了一条适合遂宁发展的新路子。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社会进步和新时代的要求。然而创新更需要勇气和魄力,没有实践的创新只能是流于空谈的想象,敢于实践的创新才给人们带来美好生活。
正是如此,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推动遂宁奋力赶超,实现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它体现在了遂宁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创新图强既是一种愿景再造,它更是遂宁精神的本质属性!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