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古老灌溉文明 让“流动的历史”永葆生机

  • 2023年06月13日 09时29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观察1

    这些“流动的历史”该保护什么、怎么保护?

    全国30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最年轻的360多岁,最老的则已2000多岁“高龄”。这些“流动的历史”如何永葆生机?

    这个问题,我们先后提问了30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管理部门。他们给出的答案不尽相同,但都提及一个前提:保护优先,特别是明确“保护什么”和“怎么保护”。

    “首先应该保护的,是工程本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刘建刚解释,入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工程均具备以下特点:工程历史悠久且极具文化与科学价值。因而保护工程本身,既是对治水历史和遗迹的传承,也能对当下和今后治水提供借鉴与参考。

    4次——这是2014年入选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以来,湖南新化县调整紫鹊界梯田保护方案的次数。该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调整的思路只有一个:扩。“扩”的对象,包括了梯田和渠系的范围。在广东佛山市桑园围,遗产保护范围同样经历了3次调整,最终将57条水系保护范围从30米增至50米,并将63座窦闸列入保护范围。

    需要保护的,还有与工程或工程所在灌区密切相关的建筑物、文物和传统文化等。

    5月底,在主汛期到来之前,四川省夹江县组织了水利、文旅、自然资源等多个部门会商,研判今夏雨情水情,提前布置东风堰—千佛岩景区防灾减灾工作。会议明确要将渠首工程、佛像和岩壁题词作为防灾减灾的重中之重,跨部门联防联控一体落实防护措施。

    东风堰渠首处共有开凿于盛唐时期的石窟54龛、佛像3000余处。因其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千佛岩石窟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石窟附近的历代文人墨客题字也已落实保护措施。那为何还要与东风堰一体保护?

    “没有东风堰,千佛岩会失色不少;没有千佛岩,东风堰同样也会黯淡。”夹江县东风堰保护服务中心主任文智勇解释,东风堰渠首从石窟下方穿岩而过,早已与佛像和题字融为一体。而佛像、渠首、题字等保护,均涉及文物保护修复、水利、地质等多个专业领域。

    此外,还要打通保护措施落实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陕西省汉中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当年,汉中市就明确将汉中三堰保护纳入河长制工作范畴。同时专门明确保护机构,逐个明确各涉河工程点位、岸线保护责任人,“做不好的,河长制考核一票否决。”

    也有地方选择了依靠技术手段。在浙江省丽水市通济堰的堰体前方,记者见到了一台观测仪。这台仪器是浙江省水利厅安置的,它的作用是观测坝体形变范围、河势稳定程度。在高速水流冲击下,即使坝体形变只有一点点,技术部门都能第一时间掌握并给出处置建议。

    观察2

    用水总量攀升 古老工程如何完成新任务?

    3月底,在陕西省泾阳县郑国渠年度工作会议上,一条新规引起热议:今年工程供水将按照“先粮后经”顺序进行,以遏制耕地“非粮化”。

    逐水而居、引水兴农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但也给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提出了全新课题。

    武汉大学副教授张鹏介绍,全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控灌土地230万公顷,是人口、农田、城镇和工业分布聚集区,且经济仍保持着较高增速。

    人口增长与产业发展,意味着用水总量的攀升。对于已经“定型”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而言,它们面临着无法大修大改、但用水需求仍在增加的矛盾。在此背景下,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如何稳定提升灌排水能力、优化灌排水方案?

    “重点要靠提高用水效率、改善用水制度、提高灌区‘自保’能力。”河海大学副教授陈丹说,农业用水占全社会用水量的六成以上。因此,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要把重点指向农业这个“用水大户”。

    “用水效率提高,重点是节水。”5月28日,瞅着灌区栽插全面收尾,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通济堰管理处办公室主任周本川松了一口气。

    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是通济堰灌区的一部分。在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背景下,通济堰灌区的种粮面积不断增加。面对去冬今春的连续干旱,通济堰灌区靠着渠系硬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节水灌溉措施,让渠系水利用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保证了灌区52万亩农田栽插如期完成。

    优化用水制度,同样可以增强供水能力。同样是粮食主产区,湖北省襄阳市长渠灌区面临的供水矛盾更为突出。早在申遗前,汉江取水口就因上游修建大型工程而出现水位下降。

    长渠主管单位襄阳市三道河水电工程管理局摸索出了“错峰轮灌”模式。该局长渠管理处副处长石维介绍,根据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渠之间的联系,灌区从南至北依次划定四个段区。在农业用水高峰时段,根据农作物需水情况依次供水,有效缓解用水矛盾。

    在灌区内部配套蓄水工程,是增强“自保”能力的主要方式。

    4月26日一早,自家的秧苗刚刚栽插完毕,浙江省松阳县斋坛乡小石村村民周士贤打开了田坎上的闸门,汩汩清水流进了水田。小石村地处松古灌区,但这些水却是村口堰塘蓄留的雨水。

    松古灌区控灌面积16.6万亩,是浙西南最大的产粮区,灌区以松阴溪干支流为主要水源。那么,有了干渠为何还要大修堰塘?

    “避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水工程遗产研究院副教授王义加解释,松古灌区的主要水源本就不够稳定。因此,灌区采取“长藤结瓜”模式囤蓄水源。主要做法是以圳、渠为传送单元(藤),以堰、塘、井等为调控单元(瓜),再辅以干支毛渠互相串联。这样做,系统既充分利用了各种水源、发挥了“瓜”的调蓄作用,也提高了传送单元“藤”的供水能力。

    这种未雨绸缪的方式,也为四川的引大济岷等跨区域引水工程提供了参考。

    观察3

    打好“世遗牌”的同时如何吃上“旅游饭”?

    “文旅融合”“农旅融合”——这是行走期间,几乎所有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主管单位和所在地政府都提到的下一步谋划。大家看来,“世遗”这块来之不易的牌子,就是自己吃上“旅游饭”的底气和优势。

    然而,要打好“世遗牌”,吃上“旅游饭”,却并非易事。

    5月初,文化和旅游部推出10条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安徽省淮南市寿县芍陂景区入围“长江安澜见证之旅”,而芍陂启动景区化打造仅两年。芍陂上榜的背后,是当地的“大手笔”:借助淠东干渠寿县段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实现了环线贯通。同时,将芍陂纳入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古城景区范畴,一体化开发。

    “还不到芍陂‘挑大梁’的时候。”淮南师范学院副教授、芍陂(安丰塘)水利工程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松解释,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至今不到10年,整体品牌影响力还需提升。芍陂此前的开发利用,侧重于灌排水功能,无论是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还是配套的旅游线路打造等,都有诸多短板要补。因此,以“借船出海”方式出圈,是最为现实的做法。

    不只是芍陂。行走期间我们发现,练内功和抱团出战,是几乎所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一致选择。例如,陕西省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龙首渠引洛古灌区景观分散在70余万亩灌区内,单是整体打造和配套接待设施就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和至少两三年时间,“开发成熟的旅游线路需要的时间就更长。”闻名天下的都江堰,在旅游开发中也是与青城山等景区高度绑定。

    福建省旅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洪一树解释,灌区某种程度上就是乡村,其景观多呈点状分布,“所以要多练内功。”此外,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核心区多数位于渠首等部位,空间不算大。例如,夹江县的东风堰—千佛岩景区核心区只有两平方公里。而选择与周边自然、人文景观联手,本身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路径。

    那么,该如何练内功与抱团出战?不少地方的探索,让我们眼前一亮。

    浙江省丽水市将通济堰与附近的古街古亭古埠头、青瓷古窑址、三处古村落和古樟树群落、野外写生基地整体规划,开发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古堰画乡”,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次,成为当地生态价值转化的“试验田”。江苏省兴化市把兴化垛田定位为“体验游”“农耕体验游”基地,整合周边三个乡镇资源,开发出研学、垂钓等多种旅游形态,最终打造出占地数十平方公里的千垛景区,一改兴化垛田旅游行业“只旺春季”的怪圈。

    作为水利大省,拥有三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四川也在探索。2020年8月,四川省级层面成立“大灌区”文旅发展联盟,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水利文化体验、休闲农业体验、田园度假、康体养生等旅游产品,打造以都江堰、东风堰和通济堰三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为龙头的网红“打卡点”。

    未来,值得期待。(记者 王成栋 邵明亮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致敬古老灌溉文明 让“流动的历史”永葆生机

  • 2023年06月13日 09时29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观察1

    这些“流动的历史”该保护什么、怎么保护?

    全国30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最年轻的360多岁,最老的则已2000多岁“高龄”。这些“流动的历史”如何永葆生机?

    这个问题,我们先后提问了30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管理部门。他们给出的答案不尽相同,但都提及一个前提:保护优先,特别是明确“保护什么”和“怎么保护”。

    “首先应该保护的,是工程本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刘建刚解释,入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工程均具备以下特点:工程历史悠久且极具文化与科学价值。因而保护工程本身,既是对治水历史和遗迹的传承,也能对当下和今后治水提供借鉴与参考。

    4次——这是2014年入选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以来,湖南新化县调整紫鹊界梯田保护方案的次数。该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调整的思路只有一个:扩。“扩”的对象,包括了梯田和渠系的范围。在广东佛山市桑园围,遗产保护范围同样经历了3次调整,最终将57条水系保护范围从30米增至50米,并将63座窦闸列入保护范围。

    需要保护的,还有与工程或工程所在灌区密切相关的建筑物、文物和传统文化等。

    5月底,在主汛期到来之前,四川省夹江县组织了水利、文旅、自然资源等多个部门会商,研判今夏雨情水情,提前布置东风堰—千佛岩景区防灾减灾工作。会议明确要将渠首工程、佛像和岩壁题词作为防灾减灾的重中之重,跨部门联防联控一体落实防护措施。

    东风堰渠首处共有开凿于盛唐时期的石窟54龛、佛像3000余处。因其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千佛岩石窟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石窟附近的历代文人墨客题字也已落实保护措施。那为何还要与东风堰一体保护?

    “没有东风堰,千佛岩会失色不少;没有千佛岩,东风堰同样也会黯淡。”夹江县东风堰保护服务中心主任文智勇解释,东风堰渠首从石窟下方穿岩而过,早已与佛像和题字融为一体。而佛像、渠首、题字等保护,均涉及文物保护修复、水利、地质等多个专业领域。

    此外,还要打通保护措施落实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陕西省汉中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当年,汉中市就明确将汉中三堰保护纳入河长制工作范畴。同时专门明确保护机构,逐个明确各涉河工程点位、岸线保护责任人,“做不好的,河长制考核一票否决。”

    也有地方选择了依靠技术手段。在浙江省丽水市通济堰的堰体前方,记者见到了一台观测仪。这台仪器是浙江省水利厅安置的,它的作用是观测坝体形变范围、河势稳定程度。在高速水流冲击下,即使坝体形变只有一点点,技术部门都能第一时间掌握并给出处置建议。

    观察2

    用水总量攀升 古老工程如何完成新任务?

    3月底,在陕西省泾阳县郑国渠年度工作会议上,一条新规引起热议:今年工程供水将按照“先粮后经”顺序进行,以遏制耕地“非粮化”。

    逐水而居、引水兴农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但也给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提出了全新课题。

    武汉大学副教授张鹏介绍,全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控灌土地230万公顷,是人口、农田、城镇和工业分布聚集区,且经济仍保持着较高增速。

    人口增长与产业发展,意味着用水总量的攀升。对于已经“定型”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而言,它们面临着无法大修大改、但用水需求仍在增加的矛盾。在此背景下,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如何稳定提升灌排水能力、优化灌排水方案?

    “重点要靠提高用水效率、改善用水制度、提高灌区‘自保’能力。”河海大学副教授陈丹说,农业用水占全社会用水量的六成以上。因此,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要把重点指向农业这个“用水大户”。

    “用水效率提高,重点是节水。”5月28日,瞅着灌区栽插全面收尾,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通济堰管理处办公室主任周本川松了一口气。

    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是通济堰灌区的一部分。在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背景下,通济堰灌区的种粮面积不断增加。面对去冬今春的连续干旱,通济堰灌区靠着渠系硬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节水灌溉措施,让渠系水利用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保证了灌区52万亩农田栽插如期完成。

    优化用水制度,同样可以增强供水能力。同样是粮食主产区,湖北省襄阳市长渠灌区面临的供水矛盾更为突出。早在申遗前,汉江取水口就因上游修建大型工程而出现水位下降。

    长渠主管单位襄阳市三道河水电工程管理局摸索出了“错峰轮灌”模式。该局长渠管理处副处长石维介绍,根据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渠之间的联系,灌区从南至北依次划定四个段区。在农业用水高峰时段,根据农作物需水情况依次供水,有效缓解用水矛盾。

    在灌区内部配套蓄水工程,是增强“自保”能力的主要方式。

    4月26日一早,自家的秧苗刚刚栽插完毕,浙江省松阳县斋坛乡小石村村民周士贤打开了田坎上的闸门,汩汩清水流进了水田。小石村地处松古灌区,但这些水却是村口堰塘蓄留的雨水。

    松古灌区控灌面积16.6万亩,是浙西南最大的产粮区,灌区以松阴溪干支流为主要水源。那么,有了干渠为何还要大修堰塘?

    “避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水工程遗产研究院副教授王义加解释,松古灌区的主要水源本就不够稳定。因此,灌区采取“长藤结瓜”模式囤蓄水源。主要做法是以圳、渠为传送单元(藤),以堰、塘、井等为调控单元(瓜),再辅以干支毛渠互相串联。这样做,系统既充分利用了各种水源、发挥了“瓜”的调蓄作用,也提高了传送单元“藤”的供水能力。

    这种未雨绸缪的方式,也为四川的引大济岷等跨区域引水工程提供了参考。

    观察3

    打好“世遗牌”的同时如何吃上“旅游饭”?

    “文旅融合”“农旅融合”——这是行走期间,几乎所有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主管单位和所在地政府都提到的下一步谋划。大家看来,“世遗”这块来之不易的牌子,就是自己吃上“旅游饭”的底气和优势。

    然而,要打好“世遗牌”,吃上“旅游饭”,却并非易事。

    5月初,文化和旅游部推出10条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安徽省淮南市寿县芍陂景区入围“长江安澜见证之旅”,而芍陂启动景区化打造仅两年。芍陂上榜的背后,是当地的“大手笔”:借助淠东干渠寿县段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实现了环线贯通。同时,将芍陂纳入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古城景区范畴,一体化开发。

    “还不到芍陂‘挑大梁’的时候。”淮南师范学院副教授、芍陂(安丰塘)水利工程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松解释,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至今不到10年,整体品牌影响力还需提升。芍陂此前的开发利用,侧重于灌排水功能,无论是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还是配套的旅游线路打造等,都有诸多短板要补。因此,以“借船出海”方式出圈,是最为现实的做法。

    不只是芍陂。行走期间我们发现,练内功和抱团出战,是几乎所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一致选择。例如,陕西省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龙首渠引洛古灌区景观分散在70余万亩灌区内,单是整体打造和配套接待设施就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和至少两三年时间,“开发成熟的旅游线路需要的时间就更长。”闻名天下的都江堰,在旅游开发中也是与青城山等景区高度绑定。

    福建省旅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洪一树解释,灌区某种程度上就是乡村,其景观多呈点状分布,“所以要多练内功。”此外,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核心区多数位于渠首等部位,空间不算大。例如,夹江县的东风堰—千佛岩景区核心区只有两平方公里。而选择与周边自然、人文景观联手,本身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路径。

    那么,该如何练内功与抱团出战?不少地方的探索,让我们眼前一亮。

    浙江省丽水市将通济堰与附近的古街古亭古埠头、青瓷古窑址、三处古村落和古樟树群落、野外写生基地整体规划,开发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古堰画乡”,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次,成为当地生态价值转化的“试验田”。江苏省兴化市把兴化垛田定位为“体验游”“农耕体验游”基地,整合周边三个乡镇资源,开发出研学、垂钓等多种旅游形态,最终打造出占地数十平方公里的千垛景区,一改兴化垛田旅游行业“只旺春季”的怪圈。

    作为水利大省,拥有三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四川也在探索。2020年8月,四川省级层面成立“大灌区”文旅发展联盟,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水利文化体验、休闲农业体验、田园度假、康体养生等旅游产品,打造以都江堰、东风堰和通济堰三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为龙头的网红“打卡点”。

    未来,值得期待。(记者 王成栋 邵明亮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