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 开拓前进 在守正创新中谱写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

  • 2023年11月14日 16时01分
  • 来源: 省地方志办
  • 【字体:
  • 近年来,四川省地方志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进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聚焦编纂质量提升、传统文化宣传弘扬两项重点,鲜明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三个服务理念,坚持对党和国家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三个负责,突出抓好存史、育人、资政三项主业,当好历史文化守护者、传统文化及红色文化传播者、民族文化及本土文化挖掘者,创新党建与业务并重、编纂与宣传并举、历史与现实齐抓、机关与系统并进四种方法,以五心”“六问”“七要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取得良好成效,全省地方志系统面貌焕然一新,赢得省市(州)党政领导及省直部门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一、始终坚持关注现实、记录当代,高质量推进志鉴编修,培厚立身之本

    鲜明“地方志工作不仅要传承历史,更要高质量记录当代、服务现实”思路,在全力攻坚、圆满完成两全目标任务的同时,坚持把质量作为志鉴工作生命线,提出三个负责理念,编纂出版了一批记录时代、讴歌时代、服务时代的志鉴图书。

    (一)将质量第一原则贯穿地方志工作各方面。20189月,在全国率先制发《关于实施地方志工作质量提升行动的意见》,要求提升依法治志、志鉴编纂、服务中心、宣传平台、队伍建设质量,明确全省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总纲;组织制订《关于提升地方综合年鉴编纂质量的意见》及省志、市县志、综合年鉴3个质量体系建设纲要,乡镇(街道)、村志编纂有关规范,出台《〈四川年鉴〉编纂质量管理办法(试行)》等细则,明确配套制度;建立起全省地方综合年鉴编纂篇目审查、复核及质量抽查,《四川年鉴》编纂篇目征求省直部门意见、专家审查、省地方志办审定等制度,明确具体方式。同时,每年编纂全省地方志发展报告,记录全省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进程;开展全省地方志业务人员全员培训,强化支撑保障。2018年以来,全省60部年鉴获全国奖项。

    (二)聚焦忠实记录伟大时代编纂重大专题志书。记录时代进步、反映四川巨变,编纂出版《四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四川大事记》等专题书籍,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征文并结集出版,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历程。记录重大历史进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编著出版《新时代脱贫攻坚在四川》大型史画册、《巴蜀史志》脱贫攻坚增刊、《蜀地战贫——聆听扶贫之声》,组织编纂四川扶贫志、全面小康志,出版《生命至上——四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录》等书籍。记录省直各部门(单位)改革创新奋斗足迹每年编纂《四川省直部门(单位)大事记》

    二、始终坚持传承文化、赓续文脉,创新性开展宣传弘扬,夯实兴业之路

    树牢“‘存史、育人、资政都是地方志部门的主责主业,编纂出版只是完成了前半篇文章,做好教化育人、资政服务后半篇文章同等重要”理念,主动适应时代潮流,推动宣传方式、表现形式革新,让优秀传统文化用起来、活起来、热起来。

    (一)不断巩固拓展传统期刊阵地。实施《巴蜀史志》定位调整,将过去面向史志工作者的业务期刊,调整为面向社会公众的巴蜀文化、地情文化期刊;强化扩容提质转型(页码由64页调整至144页),根据重大纪念活动编辑出版专刊、特刊。2018年以来,先后出版纪念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专刊、四川历史名人专刊等多期专刊,得到省委宣传部、中国期刊协会、省期刊协会及社会公众充分肯定。其中,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专刊等3期专刊入选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中国精品期刊展省地方志连续两年在全国、全省期刊工作会议上交流经验。

    (二)聚力打造方志四川新媒体宣传矩阵。立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巴蜀文化,突破过去狭义的方志局限,着眼构建一域之全史大方志格局,将原四川省地方志网改版为四川省情网,实现从方志业务网到省情信息网的转型。将官方微信方志四川从地方志业务工作平台调整为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巴蜀文化传播平台,聚焦为党立言抓宣传,聚焦中心大局抓宣传,聚焦重大主题抓宣传,聚焦文化传承抓宣传,聚焦服务群众抓宣传,打造方志四川”“两微十四号一网一台一刊一店一馆一云新媒体矩阵。在方志四川喜马拉雅官方电台推出《舌尖上的四川》《四川方言的来龙去脉》等音频870余集。2018—2022年,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发布的文章有93篇阅读量在50万以上(5篇阅读量1000万以上)。截至20239月底,方志四川新媒体关注用户数45万名,访问量11.06亿次,四川省情网累计访问量4.15亿次,独立访客4111万名。近年来,方志四川官方电台、澎湃号、川观号、封面号等在全国新媒体账号评比中多次获奖。方志四川已成为知名的历史文化传播平台。

    (三)创新推进史志七进主动征集用志需求,清单式向学校、队、企业、机关、博物馆、社区、四大班子离退休干部阅览室、省领导集中居住点阅览室、省委党校学员宿舍等赠送志鉴书籍。推动构建省(市、县)方志馆+省(市)方志馆高校分馆+省(市)数字方志馆+省(市、县)图书馆地方志专柜(地方文献阅览室)+县(市、区)史志阅览室(微方志馆)+乡(镇、街道)情馆+村(社区)史馆方志文化宣传服务集群,在全省建成方志文化阵地1844,数字方志馆13个。建成四川方志云,上线志鉴书籍25017.3亿字。开展全省高校大学生地方志知识竞赛,举办方志文化进高校活动,组建四川省方志文化宣讲队,将优秀文化送到群众身边

    三、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多元化实施开发利用,激发活力之源

    深化“开发利用是地方志事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修志编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做好忠实记录伟大时代这篇文章,也要做好深入推进修志为用这篇文章”的思想认识,在三个服务中彰显地方志价值。

    (一)服务党委、政府决策。2018年创办《资政参阅》,为党政决策提供参考。仅2022年以来,就有《关于更好地处理四川省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关系的建议》等多篇资政文章,得到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等省领导批示14次。服务重大政治活动,创新编纂《四川年鉴》简本,连续三年送省两会代表、委员,获得广泛好评。

    (二)服务四川现代化建设大局。助力文旅强省建设,编著出版《大熊猫图志》(中英文双语版),《九寨沟图志》等书籍,开展神秘蜀韵百部川扬全省地情短视频拍摄宣传推广活动。其中,《大熊猫图志》(中英文双语版)被中国政府网、新华社、求是网、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环球时报(英文版)》、澳大利亚《澳洲新报》等多家国内外权威媒体广泛宣传报道,被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收藏,成为四川对外交流的礼品书和宣传名片。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2021年起,逐年编纂出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年鉴》。服务乡村振兴,制定《关于地方志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见》,在全省组织实施乡镇(街道)志、村志编纂,规划乡镇(街道)、村志4200余部。服务川字号品牌塑造,编纂出版《川茶志》《川酒志》《川菜志》等志书,编纂《四川地理标志产品图志》。

    四、始终坚持立足长远、固本正源,持续性强化底部支撑,筑牢发展之基

    将“地方志事业发展根在基础,根基固则事业兴,根基不牢则地动山摇”观点牢记在心、落实于行,紧盯干部队伍建设、理论研究和依法治志持续发力,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一)凝心聚力建强地方志干部队伍。坚持以政治建设为首位,以支部建设为引领,以作风建设为重点,以方志事业为纽带,打造一支政治坚定、勤奋敬业、团结合作、廉洁高效、风清气正的方志队伍。实行党员(干部)积分制管理,开展年度好文稿评选,鲜明五心”“六问”“七要作风要求,推动干部成为高质量发展的行业骨干、先锋模范。2018年以来,省地方志办6党员获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3名干部在全省机关公文写作技能大赛中获得7个奖项,其中2名干部综合成绩进入省直政府部门组前十名。2019年,办党组被省直机关工委评为四好一强活动先进班子。今年7月,办领导班子被省委组织部评定为优秀等次。

    (二)持续深化理论研究和法治保障。积极发挥学术团体作用,2022年前,省地方志学会每两年发布一批地方志理论研究课题为推出更高质量的研究成果,2023年起,省地方志办会同省社科联在省级项目四川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设地方志理论研究专项课题,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发布。加强合作交流、强化研究能力,与重庆市地方志办、内江师范学院合作共建巴蜀方志文化研究中心。深化年鉴理论研究,20231月,四川省在全国精品年鉴品读季主题征文中获特等奖、一等奖各1篇。强化依法治志,推动一纳入、八到位落地落实,机构改革中全省1044个涉改机构将史志编纂列入职能职责。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解放思想 开拓前进 在守正创新中谱写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

  • 2023年11月14日 16时01分
  • 来源: 省地方志办
  • 近年来,四川省地方志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进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聚焦编纂质量提升、传统文化宣传弘扬两项重点,鲜明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三个服务理念,坚持对党和国家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三个负责,突出抓好存史、育人、资政三项主业,当好历史文化守护者、传统文化及红色文化传播者、民族文化及本土文化挖掘者,创新党建与业务并重、编纂与宣传并举、历史与现实齐抓、机关与系统并进四种方法,以五心”“六问”“七要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取得良好成效,全省地方志系统面貌焕然一新,赢得省市(州)党政领导及省直部门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一、始终坚持关注现实、记录当代,高质量推进志鉴编修,培厚立身之本

    鲜明“地方志工作不仅要传承历史,更要高质量记录当代、服务现实”思路,在全力攻坚、圆满完成两全目标任务的同时,坚持把质量作为志鉴工作生命线,提出三个负责理念,编纂出版了一批记录时代、讴歌时代、服务时代的志鉴图书。

    (一)将质量第一原则贯穿地方志工作各方面。20189月,在全国率先制发《关于实施地方志工作质量提升行动的意见》,要求提升依法治志、志鉴编纂、服务中心、宣传平台、队伍建设质量,明确全省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总纲;组织制订《关于提升地方综合年鉴编纂质量的意见》及省志、市县志、综合年鉴3个质量体系建设纲要,乡镇(街道)、村志编纂有关规范,出台《〈四川年鉴〉编纂质量管理办法(试行)》等细则,明确配套制度;建立起全省地方综合年鉴编纂篇目审查、复核及质量抽查,《四川年鉴》编纂篇目征求省直部门意见、专家审查、省地方志办审定等制度,明确具体方式。同时,每年编纂全省地方志发展报告,记录全省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进程;开展全省地方志业务人员全员培训,强化支撑保障。2018年以来,全省60部年鉴获全国奖项。

    (二)聚焦忠实记录伟大时代编纂重大专题志书。记录时代进步、反映四川巨变,编纂出版《四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四川大事记》等专题书籍,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征文并结集出版,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历程。记录重大历史进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编著出版《新时代脱贫攻坚在四川》大型史画册、《巴蜀史志》脱贫攻坚增刊、《蜀地战贫——聆听扶贫之声》,组织编纂四川扶贫志、全面小康志,出版《生命至上——四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录》等书籍。记录省直各部门(单位)改革创新奋斗足迹每年编纂《四川省直部门(单位)大事记》

    二、始终坚持传承文化、赓续文脉,创新性开展宣传弘扬,夯实兴业之路

    树牢“‘存史、育人、资政都是地方志部门的主责主业,编纂出版只是完成了前半篇文章,做好教化育人、资政服务后半篇文章同等重要”理念,主动适应时代潮流,推动宣传方式、表现形式革新,让优秀传统文化用起来、活起来、热起来。

    (一)不断巩固拓展传统期刊阵地。实施《巴蜀史志》定位调整,将过去面向史志工作者的业务期刊,调整为面向社会公众的巴蜀文化、地情文化期刊;强化扩容提质转型(页码由64页调整至144页),根据重大纪念活动编辑出版专刊、特刊。2018年以来,先后出版纪念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专刊、四川历史名人专刊等多期专刊,得到省委宣传部、中国期刊协会、省期刊协会及社会公众充分肯定。其中,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专刊等3期专刊入选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中国精品期刊展省地方志连续两年在全国、全省期刊工作会议上交流经验。

    (二)聚力打造方志四川新媒体宣传矩阵。立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巴蜀文化,突破过去狭义的方志局限,着眼构建一域之全史大方志格局,将原四川省地方志网改版为四川省情网,实现从方志业务网到省情信息网的转型。将官方微信方志四川从地方志业务工作平台调整为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巴蜀文化传播平台,聚焦为党立言抓宣传,聚焦中心大局抓宣传,聚焦重大主题抓宣传,聚焦文化传承抓宣传,聚焦服务群众抓宣传,打造方志四川”“两微十四号一网一台一刊一店一馆一云新媒体矩阵。在方志四川喜马拉雅官方电台推出《舌尖上的四川》《四川方言的来龙去脉》等音频870余集。2018—2022年,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发布的文章有93篇阅读量在50万以上(5篇阅读量1000万以上)。截至20239月底,方志四川新媒体关注用户数45万名,访问量11.06亿次,四川省情网累计访问量4.15亿次,独立访客4111万名。近年来,方志四川官方电台、澎湃号、川观号、封面号等在全国新媒体账号评比中多次获奖。方志四川已成为知名的历史文化传播平台。

    (三)创新推进史志七进主动征集用志需求,清单式向学校、队、企业、机关、博物馆、社区、四大班子离退休干部阅览室、省领导集中居住点阅览室、省委党校学员宿舍等赠送志鉴书籍。推动构建省(市、县)方志馆+省(市)方志馆高校分馆+省(市)数字方志馆+省(市、县)图书馆地方志专柜(地方文献阅览室)+县(市、区)史志阅览室(微方志馆)+乡(镇、街道)情馆+村(社区)史馆方志文化宣传服务集群,在全省建成方志文化阵地1844,数字方志馆13个。建成四川方志云,上线志鉴书籍25017.3亿字。开展全省高校大学生地方志知识竞赛,举办方志文化进高校活动,组建四川省方志文化宣讲队,将优秀文化送到群众身边

    三、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多元化实施开发利用,激发活力之源

    深化“开发利用是地方志事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修志编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做好忠实记录伟大时代这篇文章,也要做好深入推进修志为用这篇文章”的思想认识,在三个服务中彰显地方志价值。

    (一)服务党委、政府决策。2018年创办《资政参阅》,为党政决策提供参考。仅2022年以来,就有《关于更好地处理四川省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关系的建议》等多篇资政文章,得到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等省领导批示14次。服务重大政治活动,创新编纂《四川年鉴》简本,连续三年送省两会代表、委员,获得广泛好评。

    (二)服务四川现代化建设大局。助力文旅强省建设,编著出版《大熊猫图志》(中英文双语版),《九寨沟图志》等书籍,开展神秘蜀韵百部川扬全省地情短视频拍摄宣传推广活动。其中,《大熊猫图志》(中英文双语版)被中国政府网、新华社、求是网、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环球时报(英文版)》、澳大利亚《澳洲新报》等多家国内外权威媒体广泛宣传报道,被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收藏,成为四川对外交流的礼品书和宣传名片。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2021年起,逐年编纂出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年鉴》。服务乡村振兴,制定《关于地方志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见》,在全省组织实施乡镇(街道)志、村志编纂,规划乡镇(街道)、村志4200余部。服务川字号品牌塑造,编纂出版《川茶志》《川酒志》《川菜志》等志书,编纂《四川地理标志产品图志》。

    四、始终坚持立足长远、固本正源,持续性强化底部支撑,筑牢发展之基

    将“地方志事业发展根在基础,根基固则事业兴,根基不牢则地动山摇”观点牢记在心、落实于行,紧盯干部队伍建设、理论研究和依法治志持续发力,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一)凝心聚力建强地方志干部队伍。坚持以政治建设为首位,以支部建设为引领,以作风建设为重点,以方志事业为纽带,打造一支政治坚定、勤奋敬业、团结合作、廉洁高效、风清气正的方志队伍。实行党员(干部)积分制管理,开展年度好文稿评选,鲜明五心”“六问”“七要作风要求,推动干部成为高质量发展的行业骨干、先锋模范。2018年以来,省地方志办6党员获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3名干部在全省机关公文写作技能大赛中获得7个奖项,其中2名干部综合成绩进入省直政府部门组前十名。2019年,办党组被省直机关工委评为四好一强活动先进班子。今年7月,办领导班子被省委组织部评定为优秀等次。

    (二)持续深化理论研究和法治保障。积极发挥学术团体作用,2022年前,省地方志学会每两年发布一批地方志理论研究课题为推出更高质量的研究成果,2023年起,省地方志办会同省社科联在省级项目四川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设地方志理论研究专项课题,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发布。加强合作交流、强化研究能力,与重庆市地方志办、内江师范学院合作共建巴蜀方志文化研究中心。深化年鉴理论研究,20231月,四川省在全国精品年鉴品读季主题征文中获特等奖、一等奖各1篇。强化依法治志,推动一纳入、八到位落地落实,机构改革中全省1044个涉改机构将史志编纂列入职能职责。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