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国家(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孵化基地暨四川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2012年工作会在成都召开

  • 2013年01月22日 00时00分
  • 来源: 科技厅
  • 【字体:
  •  
      
      为全面总结2012年工作,安排、部署2013年工作,近日,科技厅组织召开了“国家(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孵化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暨四川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2012年工作会。科技厅彭宇行厅长、省经信委张国斌副主任、省食品药品监管局陈勇副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科技厅周孟林副厅长主持。

      基地是国家“十二五”期间启动的15个以生物医药高新园区为载体的“创新药物孵化基地”试点之一。我省十分重视基地和平台建设工作,专门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担任组长的基地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在省、市、区各有关部门共同支持下,基地和平台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一是整合优势资源,服务成效显著。平台顺利整合了64家优势资源单位,建立了企业资源信息库和生物医药企业成果库,对接服务量达5000余次,服务金额达4400余万元,为中小型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了快捷、优质、价廉的服务,实现了资源的开放、共享、共赢。二是加强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基地内在研创新新药74个,其中一类新药31个,共申请专利31项,授权专利17项,专项成果新增产值13.99亿元,四氢姜黄素糖代平胶囊、郁金和胃胶囊等新药研发进展顺利,脂肪乳注射液、注射用胸腺肽α1大品种改造取得突破。三是瞄准国际市场,打入发达国家主流市场。地奥心血康胶囊成功在荷兰上市,首次实现了国内中药产品进入发达国家主流市场进程中的零的突破。四是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基地现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6位,四川省百人计划人才10位,引进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人才,创新研发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彭宇行厅长充分肯定了基地和平台建设两年来取得的成绩。他在讲话中指出,目前我省科技工作通过大力实施科技支撑和成果转化两套主体计划,已初步形成了“一手抓创新、一手抓转化”的科技工作战略新格局。特别是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作为我省科技工作的“一号工程”,实施两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探索和实践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得到新一届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认可,成为全省重点推进的十大重点工作之一。他强调2013年是基地建设的关键性一年中,要求在下一步工作中,一是紧紧围绕基地建设目标和任务,按时超额完成各项指标和任务,争创全国一流基地;二是认真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和市场主体的精神,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探索成果转化的有效模式,提升科技创新对社会的贡献率;三是深入研究基地运行规律,进行新机制的探索,力争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有新突破和新成绩;四是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扩大平台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体现平台高效性、公共性和开放性。五是以基地和平台建设为支撑,打造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积极开展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周孟林副厅长在会议总结时要求,一是要按照彭厅长讲话精神,扎扎实实做好基地和平台建设工作。在全面超额完成各项任务的基础上,突出亮点和特色,争创国家重点基地,争取国家下一轮支持;二是各基地、平台建设单位要根据2013年工作目标,落实任务、分工和进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科技厅社发处要会同成都市科技局和高新区科技局,就如何进一步整合资源,形成省、市、区对基地的支撑服务体系,加大工作力度;四是各共建单位和资源单位,要站在全局高度,结合自身职能,就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大社会服务力度进行思考,加大协同创新力度,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改革作有益的探索。

      会上,省经信委张国斌副主任表示,基地和平台建设意义重大,经信委将积极支持,把基地建设成为立足四川,面向全国的创新孵化基地。陈勇副局长在讲话中指出,基地建设是全省医药工作的一件大事,各个建设单位要加强基础建设、能力建设和沟通交流,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我省医药产业发展,特别是高类别新药研发。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继续给予基地建设大力支持,加快新药的成果转化步伐。

      会上,成都市科技局丁小斌副局长宣读了省、市、区共建平台首批共建单位及资源单位认证文件。省科技厅副巡视员郑超英、项建平,省中医药管理局、成都市科技局、成都高新区科技局等省、市、区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基地专家咨询委员会部分在川专家,和基地、平台建设有关产学研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责任编辑: 高正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家(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孵化基地暨四川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2012年工作会在成都召开

  • 2013年01月22日 00时00分
  • 来源: 科技厅
  •  
      
      为全面总结2012年工作,安排、部署2013年工作,近日,科技厅组织召开了“国家(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孵化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暨四川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2012年工作会。科技厅彭宇行厅长、省经信委张国斌副主任、省食品药品监管局陈勇副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科技厅周孟林副厅长主持。

      基地是国家“十二五”期间启动的15个以生物医药高新园区为载体的“创新药物孵化基地”试点之一。我省十分重视基地和平台建设工作,专门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担任组长的基地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在省、市、区各有关部门共同支持下,基地和平台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一是整合优势资源,服务成效显著。平台顺利整合了64家优势资源单位,建立了企业资源信息库和生物医药企业成果库,对接服务量达5000余次,服务金额达4400余万元,为中小型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了快捷、优质、价廉的服务,实现了资源的开放、共享、共赢。二是加强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基地内在研创新新药74个,其中一类新药31个,共申请专利31项,授权专利17项,专项成果新增产值13.99亿元,四氢姜黄素糖代平胶囊、郁金和胃胶囊等新药研发进展顺利,脂肪乳注射液、注射用胸腺肽α1大品种改造取得突破。三是瞄准国际市场,打入发达国家主流市场。地奥心血康胶囊成功在荷兰上市,首次实现了国内中药产品进入发达国家主流市场进程中的零的突破。四是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基地现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6位,四川省百人计划人才10位,引进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人才,创新研发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彭宇行厅长充分肯定了基地和平台建设两年来取得的成绩。他在讲话中指出,目前我省科技工作通过大力实施科技支撑和成果转化两套主体计划,已初步形成了“一手抓创新、一手抓转化”的科技工作战略新格局。特别是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作为我省科技工作的“一号工程”,实施两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探索和实践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得到新一届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认可,成为全省重点推进的十大重点工作之一。他强调2013年是基地建设的关键性一年中,要求在下一步工作中,一是紧紧围绕基地建设目标和任务,按时超额完成各项指标和任务,争创全国一流基地;二是认真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和市场主体的精神,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探索成果转化的有效模式,提升科技创新对社会的贡献率;三是深入研究基地运行规律,进行新机制的探索,力争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有新突破和新成绩;四是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扩大平台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体现平台高效性、公共性和开放性。五是以基地和平台建设为支撑,打造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积极开展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周孟林副厅长在会议总结时要求,一是要按照彭厅长讲话精神,扎扎实实做好基地和平台建设工作。在全面超额完成各项任务的基础上,突出亮点和特色,争创国家重点基地,争取国家下一轮支持;二是各基地、平台建设单位要根据2013年工作目标,落实任务、分工和进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科技厅社发处要会同成都市科技局和高新区科技局,就如何进一步整合资源,形成省、市、区对基地的支撑服务体系,加大工作力度;四是各共建单位和资源单位,要站在全局高度,结合自身职能,就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大社会服务力度进行思考,加大协同创新力度,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改革作有益的探索。

      会上,省经信委张国斌副主任表示,基地和平台建设意义重大,经信委将积极支持,把基地建设成为立足四川,面向全国的创新孵化基地。陈勇副局长在讲话中指出,基地建设是全省医药工作的一件大事,各个建设单位要加强基础建设、能力建设和沟通交流,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我省医药产业发展,特别是高类别新药研发。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继续给予基地建设大力支持,加快新药的成果转化步伐。

      会上,成都市科技局丁小斌副局长宣读了省、市、区共建平台首批共建单位及资源单位认证文件。省科技厅副巡视员郑超英、项建平,省中医药管理局、成都市科技局、成都高新区科技局等省、市、区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基地专家咨询委员会部分在川专家,和基地、平台建设有关产学研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责任编辑: 高正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